2010年6月5日 星期六

逢甲982-期末作業

目的:針對自己的設計作品,進行數位評估,並修正到合乎法規、或者環境舒適的範圍
繳交方式:
http://environmentalevaluation.blogspot.com/2010/06/982_05.html
逢甲982-期末作業___回應至”意見”

6/14(max:100分);6/21(max:80分) , am12:00前交
其它繳交方式不予計分

11 則留言:

陳上元 提到...

部落格網址:
http://~~~~~
學號: Dxxxxxx
姓名: XXX
概要: 一百字內概述設計過程與內容
ex:
根據建築技術規則第xx章第xx條,xxx環境規定,應符合???標準,
本設計座落於??,原本設計xxx,經過修正ooo,得到結果ccc,合乎該標準

Nought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陳上元 提到...

請參考
http://environmentalevaluation.blogspot.com/2010/06/982.html#comments
做作業

Nought 提到...

部落格網址: http://noughtnight.blogspot.com/2010/06/eco.html
學號: D9325769
姓名: 鄭典易
概要: 基地位於東大路二段與敬德街交叉口,以民宿做為設計,根據建築技術規則第八章第四十~四十二條,日照環境規定。(日照)住宅至少應有一居室之窗可直接獲得日照。並進行分析內部空間的采光程度與熱環境模擬,並更換材質加以模擬。

zac 提到...

部落格網址:http://www.wretch.cc/blog/helloj7/11746777
學號: D9687903
姓名: 鄭力輔
概要: 工作室只有兩面開窗.原本設計室內人工照明不足,經過修正後合乎標準

Angela 提到...

部落格網址:http://www.wretch.cc/blog/angela60236
學號: D9528580
姓名: 劉靜臨
概要: 基地位於台北市東區,設計一街藝道埕廣場,利用日照分析模擬設計與基地環境。

linchiahan 提到...

部落格網址:http://linchiahan.blogspot.com/
學號: D9543369
姓名: 林珈含
概要: 基地位於台中朝馬,利用日照及熱環境分析檢驗設計

singing 提到...

網址:
http://www.wretch.cc/blog/s861988/32180989
學號:D9528604
姓名:蔡馨瑩
概述設計過程及內容:
基地鄰近位在靠近海邊的空曠平地上。
主要空間:展覽場、辦公室、觀光空間、旅館、烤肉區、釣魚區。
空間需求:展覽場及辦公室皆需要在較陰涼的地方,減少冷氣負擔;旅館需適當採光及視線焦點開口,房間則需通風順暢的乾燥空間;戶外空間須適當的遮蔽物,以親水體驗為主的室外遊憩空間。
利用ECOTECT日照分析來設定空間較適合的位置。

woops 提到...

部落格網址:
http://woops-woops.blogspot.com/2010/06/blog-post.html
學號: D9528563
姓名: 林士傑
概要: 基地位於精武路上的停車場。基地北方主要是以一中商圈、中友百貨台中一中、台中技術學院以及部分補教業者為主。東方主要有台中體院及文英館。西方則以住宅及商家為主。南邊則是台中公園、台中圖書館及中興堂。

題目設定為:台中學學文創,主要空間為教室,餐廳,互動空間,辦公室及彈性展演空間為主。

這次利用環境模擬分析我所需要的室內採光以決定我建築物的開窗量,主導風則為設定我建築外觀的變化向度,而熱輻射吸收量則是設定我所需要的建築表層的材料以便降低室內溫度。

匿名 提到...

網址http://mavis12344.blogspot.com/
學號d9565283
姓名馮愛倫
位置
台中市中區中正路與大誠街交會處,柳川穿越基地正下方

主要空間
創意設計產業展示

設計目的
打造一個生態.親水的都市開放空間,滿足市民休閒活動之需,為市中心區注入生命力

zEN. 提到...

部落格網址:
http://zenfcuarchdigitalthinking.blogspot.com/2010/06/ecotectmy-design.html
學號: D9360664
姓名: 張毓庭
概要:

分析-尋找問題癥結 預防住商混合間之負面影響[SiteA]
(發現都市裡空間骨架之被動性;以及行為之支配性,改變既有場域,時間長久累積造成無法代謝的空殼)

機制-提出一彈性 / 時間流逝下得以代謝的方案[SiteB]
(填充;Bio-Nest;無政府狀態,三個概念提出,並將老舊廢棄的公有市場依循函構重組,再賦予生活空間,住商混合與開放空間之間彼此規則,最後將開放空間的空間結構整理出可支撐之構造去完成長時間下可被填充的任務,此種可生長的狀態如同都市的垂直分化,將空間賦予規劃的彈性)